中世纪宇宙:形式即神圣意志与封建秩序
中世纪宇宙:形式即神圣意志与封建秩序
1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神圣理型
随着古典世界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兴起,质料与形式的二元论被整合进一个全新的神学框架中。希波的奥古斯丁是这一宏大综合工程的关键人物,他巧妙地将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教义融为一体,为中世纪世界观奠定了形而上学基础 。奥古斯丁的创举在于,他将柏拉图的永恒理型“安置”到了上帝的心智之中,将其改造为上帝创世所依据的“神圣理型”(Divine Ideas)或原型 。世界万物之所以有序和可知,是因为它们是上帝心中完美理型的体现。
与希腊思想的一个根本性断裂在于“从无创有”(creatioexnihilo)的教义 。在希腊思想中,质料通常被视为一个与形式同样永恒的、预先存在的原则。但对奥古斯丁而言,质料本身也是上帝从“无”中创造出来的。上帝首先创造了“无形的质料”(materiainformis),一种“近乎于无”的存在,然后通过其神圣的言语(Logos)赋予其形式与秩序 。这一创造行为建立了一个绝对的、不可逾越的宇宙等级:
- 顶端是作为纯粹存在与纯粹形式的上帝;
- 其下是纯粹精神性的受造物(天使);
- 再往下是灵魂(形式)与肉体(质料)的复合物——人类;
- 最底层则是纯粹的物质世界
万物之善,在于其分有了上帝所赋予的形式;而恶,则并非一种实体性的存在,而是善的“匮乏”(privatioboni),是一种背离上帝、朝向其被创造之前的“无”的堕落 。
这一形而上学框架为奥古斯丁在《上帝之城》中的政治神学提供了本体论基石。他认为,人类历史是两座城邦之间永恒斗争的舞台:
- 一座是上帝之城(City of God),其居民遵循精神(形式)的指引,爱上帝以至于轻视自我;
- 另一座是地上之城(Earthly City),其居民遵循肉体(质料)的欲望,爱自我以至于轻视上帝
这种划分直接映射了形式与质料的等级对立,地上之城的和平与秩序虽然有其必要性,但终究是暂时的、不完美的。真正的、永恒的秩序只能在上帝之城中找到。
因此,这一理论为教会(作为上帝之城在人间的代表)的属灵权威高于世俗国家(地上之城的体现)的政治权威,提供了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辩护。
2 托马斯·阿奎那的综合与存在巨链
到了13世纪,托马斯·阿奎那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,特别是其质形论,系统地整合到奥古斯丁式的基督教-柏拉图主义框架中,构建了中世纪最宏大、最精密的哲学-神学体系 。他完全接纳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,即所有物理存在都是质料与形式的复合物 。
阿奎那运用质形论,以前所未有的精确性描绘了一个等级森严的宇宙图景,即著名的“存在巨链”(Great Chain of Being)。这个链条从上至下,等级分明,不可动摇:
-
顶端是上帝:祂是“纯粹现实态”(ActusPurus),是没有任何质料和潜能的纯形式、纯存在 。
-
上帝之下是天使:他们是纯粹的形式(理智实体),不含质料,但拥有潜能(因为他们的存在并非其本质,而是被上帝所赋予的) 。
-
其次是人类:人类是宇宙中独特的存在,是可朽的肉体(质料)与不朽的理智灵魂(形式)的结合体 。
-
人类之下是动物、植物和无生命的矿物,其形式的完满度和现实性依次递减 。
这个由上帝亲自颁布的、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等级秩序,为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僵化等级制度提供了最强大的意识形态合法性 。社会秩序——国王、贵族、教士、平民——被视为宇宙秩序在人间的直接反映。国王的权威,通过“君权神授”(Divine Right of Kings)的教义得到辩护,他被置于人类链条的最高环节,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 。因此,挑战个人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,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叛逆,更是一种形而上学和神学上的罪愆——这是对上帝为宇宙所制定的神圣计划的公然反抗 。阿奎那关于“特指质料”(materiasignata)的创新理论,虽然将个体化的原则奠基于具有特定维度的质料(即身体),但这种个体性从一开始就被牢牢地锁定在这个神圣的、由形式主导的等级体系之内 。
3 胆敢忤逆上帝意志
中世纪是形式-质料意识形态的“总体化”时期。形式不再仅仅是一个哲学或政治原则,它与神圣意志合二为一,使得整个宇宙变成了一个神学-政治的等级结构。这种形而上学与神学的深度融合,创造了一个具有巨大稳定性和压制力的意识形态体系。
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城邦内部的等级制提供了哲学辩护,而奥古斯丁则将柏拉图的理型置于全能造物主上帝的心中 ,从而将“形式”从一个哲学概念提升为一道神圣的命令。创造的行为本身,就是对被动的、近乎虚无的质料进行“赋形”的行为。随后,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更为系统的质形论, 无微不至地绘制出这个神圣赋形实在界的每一个层级,从上帝直到一块石头 。
这不再是一个笼统的原则,而是一部详尽的宇宙宪法。这部宇宙宪法又完美地镜像于人类社会。
- 封建结构并非人类的习俗产物,而是“存在巨链”在微观尺度上的体现。
- 国王的统治,不是因为他最富理性(如柏拉图的哲人王),而是因为上帝将他置于那个位置,与上帝之于整个造物界的位置相类似 。
这个体系的意识形态力量在于其总体性,它不给批判留下任何空间。质疑国王,就是质疑宇宙秩序,而质疑宇宙秩序,就是质疑上帝的意志。质料-形式的二元论不再是一种理论,它成了实在本身的肌理,由神意编织,并由王权强制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