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识形态本体论——对当代形式的批判

本报告的谱系学分析揭示了,质料与形式的二元论是一种持久的意识形态指令,其功能在于通过设定一个优越的、赋予秩序的“形式”来对抗一个低劣的、被动的“质料”,从而为等级制提供合法性。从柏拉图的理型为智者之治辩护,到神圣意志为君权神授辩护,再到普遍主体为“理性者”之治辩护,直至今日,算法、基因编码和政策模型为技术专家之治辩护,其内在结构始终如一。尽管尼采的批判宣告了这一二元论的哲学死刑,但它在新的、技术中介的、世俗化的伪装下依然存在。对这段历史的批判性理解,对于揭开我们时代新的权力神话,抵抗将人类生命与自然世界还原为服务于新抽象“形式”的纯粹“质料”的企图,至关重要。

1 新的笛卡尔幽灵:人工智能与数字资本主义

在当代人工智能和数字资本主义的语境中,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明的二元对立:一边是作为形式的算法、软件和“非物质”的纯信息领域;另一边则是作为质料的物理硬件、巨大的能源消耗、从人类生活中榨取的原始数据,以及数据标注和内容审核等被隐藏起来的人类劳动 。

这种二元论创造了一种“数字灵光”(aura of the digital),一种关于无摩擦、无重量、自主智能的幻觉 。它在意识形态上掩盖了人工智能产业巨大的物质和人力成本。算法被呈现为纯粹、客观、理性的形式,而它们所训练的数据(人类生存的杂乱“质料”)则被视为一种被动的资源。这使得对自然资源和人类劳动的双重剥削,得以在技术进步的幌子下进行 。对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批判 ,在此直接关联到对AI“心智”与其物质基底相分离这一观念的理解。

2 新的优生学:作为决定论形式的基因编码

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,一个新的二元论正在形成:形式是基因编码(DNA),它被视为生命的终极的、决定论的蓝图;而质料则是生物有机体,即所谓的“湿件”(wetware),它被看作是可以被编辑、修正和“增强”的可塑性基质 。

这个框架以一种新的、“自由主义”的伪装复活了优生学意识形态 。它基于基因的“优劣”创造了一种新的价值等级 。基因“编码”被视为一个人的纯粹的、信息化的真理,而具身的个人则成了一个有待优化的项目。这最终导致了人类生命的商品化,并有制造一个基因阶级社会的风险:富人有能力“完善”其后代的“形式”,而其他人则只能拥有“低劣”的“质料” 。这是柏拉图关于金、银、铜铁灵魂的“高贵谎言”在当代的数字回响 。

3 新的哲学王:技术官僚国家

在现代治理中,形式是专家设计的政策、数据驱动的模型、以及“科学”优化的解决方案;而质料则是社会本身——即民众,连同他们“非理性”的意见、鲜活的经验和民主程序 。

技术官僚主义(Technocracy)是一种意识形态,它主张专家(新的哲学王)应当统治,因为他们拥有关于社会组织之正确“形式”的优越知识 。这种意识形态将民主参与贬低为“噪音”,将公众视为有待被管理和引导以实现其自身利益的被动质料 。通过创造一个形式化的、抽象的社会模型,这种意识形态常常无法把握人们生活的复杂物质现实,从而导致系统性失败,并最终巩固了一个脱离群众的精英阶层的权力 。

总而言之,质料与形式的谱系学考察揭示了一个持久的意识形态需求:通过设定一个优越的、赋予秩序的“形式”来对抗一个低劣的、被动的“质料”,从而为等级制辩护。从柏拉图的理型,到中世纪的神意,再到近代的普遍主体,直至今日的算法、基因编码和政策模型,其为权力合法化的结构始终未变。对这段思想史的批判性理解,是揭露我们时代新权力神话、抵抗将生命与世界还原为纯粹“质料”的斗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